廣西新聞網凌云5月1日訊(通訊員 牙宏威 楊尚。 “持續打響品牌,讓沙里大米走出縣門”“加大選樹培育,引導群眾弘揚新風”……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青年夜!濒咦x書分享會在廣西百色凌云縣沙里瑤族鄉紅灣閱讀體驗區拉開序幕,該鄉班子成員與青年干部歡聚一堂,大家紛紛圍繞“我為瑤鄉發展建言獻策”主題暢所欲言,現場溫馨而熱烈。
凌云縣以第28個世界讀書月活動為契機,依托紅灣閱讀體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第一書記夜話、瑤家夜校、讀書分享會等載體,創新組織開展“青年夜!被顒,通過“集中學+自己學”“課堂學+實景學”“行動學+分享學”等方式,因地制宜安排學習內容,為青年干部搭建理論學習、鍛煉本領、競爭展示的平臺,致力打造黨建引領讀書型機關建設。
讓青年夜校富有“書香味”
“聽了這次講座,讓我更深刻的了解凌云歷史文化,更深刻了解新聞寫作技巧!闭劦浇谂e辦的青年夜;顒,邏樓鎮干部孫傳江連連稱贊。據悉,該鎮邀請了廣西作家協會會員向志文以“凌云的前世今生”為主題,就凌云文化、提升寫作能力進行專題授課。
凌云縣“青年夜!卑牙碚搶W習、宗旨教育、專題黨課等多種形式列入教學內容,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為青年干部量身定制學習的計劃和目標,通過走出去“取經”,也請進來老師授課,幫助他們用理論指導實踐。同時,采取詩詞朗誦、讀書分享、演講比賽等方式,讓青年干部“輪番上臺”,變“聽眾”為“主角”,進一步歷練各種本領。
讓青年夜校富有“泥土味”
晚風過處,月捎枝頭。近日,在沙里瑤族鄉果卜村一戶農家大院里,駐村第一書記、鄉里青年干部與當地群眾圍坐一起,促膝而談,現場其樂融融。這是凌云開展院壩會的一個縮影。
該縣按照“形式多樣、按需施教”的原則,不拘泥于“說教”式教學,把“青年夜!比谌氲谝粫浺乖,干群院壩會、板凳會等,把課堂搬到基層一線。將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移風易俗等一線工作作為年輕干部成長的“練兵場”,在實踐中出真知,督促年輕干部一邊干、一邊學。組織青年干部經常性深入村屯,關心了解群眾的“急難愁盼”,鼓勵青年干部在艱苦環境中接幾次“燙手的山芋”,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培養過硬作風扎根基層,做到腳下沾有“泥土味”,心中裝著老百姓。
讓青年夜校富有“紅色味”
近日,在縣文聯舉行的讀書分享會中,書友覃艷蘭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深入解讀《苦難輝煌》讀本,現場氛圍熱烈,與會書友無不沉浸在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在聆聽中致敬革命先烈,收獲信仰力量。
該縣聚焦紅色底蘊,注入“紅動力”。將紅八軍彩村突圍戰、西山辦事處遺址、萬鳳凌色革命邊區革命紀念碑等本土紅色資源納入青年夜校課堂,與“紅色傳奇”等黨員教育紀錄片“內外結合”。通過紅色故事講解革命歷史,分析黨的歷史進程,引導廣大青年干部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筑牢初心、勇擔使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鄉村振興建設工作。
截至目前,凌云縣共開展“青年夜!迸嘤33期,參與學員1700余人次。下一步,凌云縣將不斷豐富青年夜校的內容和形式,吸收更多優秀青年干部參與學習,讓青年干部理論學習有收獲、干事創業有擔當、能力素質大提升,為凌云縣鄉村振興匯聚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