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陳思羽 攝
檢查服務中心。廣西新聞網記者 陳思羽 攝
檢查服務中心。廣西新聞網記者 陳思羽 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4月25日訊(記者 陳思羽)4月24日,南寧市檢察機關知識產權法律保護中心召開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一年來知識產權檢察工作開展情況、取得成效。
創新能動履職 助力知識產權綜合保護
2022年4月,南寧市檢察院在良慶區檢察院掛牌成立南寧市檢察機關知識產權法律保護中心(以下簡稱知產保護中心)。一年來,良慶區檢察院依托南寧市檢察機關知識產權法律保護中心平臺,創新能動履職,創立“一案四查”+“聯合會審”工作機制,實行案件線索統一管理、綜合研判、同步辦理,努力打造集批捕、起訴、監督、預防、服務、研究六位一體的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工作平臺。截至2023年4月24日,該平臺共受理跨行政區劃涉知識產權刑事案件25件52人,其中審查逮捕案件16件34人,審查起訴案件9件18人,案件涉及領域廣,包括日化品、酒類、肥料、建筑玻璃、手機配件、電氣設備、茶葉、網絡游戲等民生領域。成功辦理了假冒某知名日化品牌注冊商標案,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七萬元。依法對屬于自貿區范圍內且由國家版權局督辦的廣西首例網絡游戲私服侵犯著作權案五名被告人提起公訴,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推動協同共治 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
良慶區檢察院推動解決行政機關與司法機關知識產權保護配合不足以及“有案不移,以罰代刑”等問題,聯動法院、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創新跨區域、跨部門“檢法公行”聯動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銜接機制,聯合印發了《南寧市良慶區知識產權法律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實施辦法》,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打造保護知識產權共同體。該項工作機制被自治區政府選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自治區級制度創新成果并向全區進行經驗復制推廣。當前,知識產權行刑銜接已初見成效,有2件涉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系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活動中發現并經調查后向公安機關進行移送,其中包含廣西首例游戲私服侵犯著作權案,為廣西打造保護知識產權共同體提供了參考樣板。
利用“外腦”助力 創新知識產權案件辦理模式
通過聚力提升辦案質效,充分運用智庫資源提升專業能力和履職水平,精心選聘區內法學專家、優秀律師、行業協會優秀代表等9名人員擔任首批知識產權專家咨詢委員,同時跨層級聘任6名行政機關專業人員擔任知識產權特邀檢察官助理,有效破解知識產權案件各類疑難復雜問題。在辦案中邀請特邀檢察官助理參與案件辦理,利用“外腦”提供專業支持。如在辦理苑某某假冒注冊商標案中,通過南寧市良慶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專業人員擔任特邀檢察官助理參與辦案,對侵權行為判定和證據標準把握等問題提供了精準、專業支持,取得了良好的辦案效果。
強化地理標志保護 護航區域農業品牌
針對南寧市轄區內地理標志產品特色特點,良慶區檢察院將獲得2022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百強榜單(廣西)第一名的橫州茉莉花茶品牌及區域內“良慶百香果”“南曉雞”等16種“良慶良品”品牌系列農產品列為重點服務對象,聯合城區農業農村局共同起草《“良慶良品”農業品牌標識使用許可協議》,引導企業合法申請“良慶良品”農業品牌標識,創名優品牌,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知名度,助力鄉村振興。
檢校合作 以理論研究推動知識產權保護高質量發展
良慶區檢察院與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聯合建立知識產權檢察理論研究基地與實踐教學基地、簽訂了《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合作框架協議》,就知識產權檢察理論研究與人才培訓開展檢校合作,充分利用高?蒲袃瀯葜Ψ杀O督工作。通過邀請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陳星副院長主講南寧市法檢公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同堂培訓課程,對案件證據標準和法律適用形成了共識,為涉知識產權案件辦理有打下良好基礎。良慶區檢察院與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共同開展“知識產權檢察監督”專項課題研究,獲得南寧市檢察院重點課題立項,為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理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