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穿著壯族傳統服裝在進行巡游。李蘭懿 攝
村民在竹筏上舉行祭魚儀式,撒米入泉。 李蘭懿 攝
民俗表演《田間矮人舞》。李蘭懿 攝
廣西新聞網靖西4月22日訊 4月22日,“錦繡新靖西”三月三·鵝泉祭魚民俗活動在靖西市鵝泉景區舉行,在鵝泉景區的正門進行的《靖西末倫》和《田間矮人舞》等民俗表演,引得眾多游客駐足欣賞,拍照記錄。祭魚民俗活動更是把游客的期待值拉滿。
當天一大早,鑼鼓陣陣,歌聲悠揚,參加祭魚民俗活動的村民身著傳統壯族服飾,肩上扛著具有標志性的兩只“仙鵝”在景區內巡游,青山環繞、田園如畫、魚蝦如梭,隨著祭魚隊伍一路巡游,鵝泉美景一一在游客的眼前呈現。伴隨著一陣緊鑼密鼓的吆喝聲,祭祀人員站在竹筏上,念著祭詞,撒米入泉,鯉魚在泉眼處激情躍動,在祭詞語調高亢時,鯉魚躍出水面,引得觀眾陣陣歡呼聲!斑@里節日的氣氛特別濃厚,今天正巧趕上三月三壯族重大的節日,能看到鵝泉祭魚活動感到非常開心!痹诰肝魇轩Z泉景區,前來觀看來祭魚活動的游客張女士說。
鵝泉,位于靖西市新靖鎮鵝泉村念安屯西的小鵝山麓,距靖西城區4.5公里,因鵝山像一只鵝躺在泉水上,故名鵝泉。鵝泉景區中最不可錯過的要數鵝泉泉眼,正是這處古老的泉眼,孕育了如詩如畫的鵝泉。據了解,祭魚活動來源于楊媼造泉的傳說。傳說中楊媼撿到了兩枚鵝蛋并悉心照料孵下兩只仙鵝,仙鵝為了報答養育之恩,便化田為泉,兩岸的田地便得到了灌溉。自明朝以來,每年舊歷三月三,當地官員會集于此祭祀祈福(祭魚),每撒米入泉,魚兒爭食,浪花飛濺,呈現“鵝泉躍鯉三層浪”景觀。
祭魚民俗活動寄托著靖西人樸素而美好的愿望。近年來,靖西市以傳統民俗文化為載體,大力支持傳統花炮節、“三月三”祭魚、“五月五”端午藥市等民俗文化的舉辦,以民間舞臺為契機,推動文旅融合旅游業發展,讓游客飽覽壯鄉田園美景同時感受到濃濃的壯鄉特色文化和山情野趣,帶動當地群眾吃上了“旅游飯”,有效助推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李蘭懿 陸志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