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浦北3月31日訊(通訊員 黃廷國)日前,浦北縣舉行2023年“勞動技能大比拼 鄉村振興巾幗能”農村婦女勞動技能競賽。近年來,浦北縣北通鎮通過該類活動的成功舉辦,促進了當地紡織業和編織業的發展,實現了“讓產業回鄉”“讓媽媽回家”的目的。
勞動技能比賽現場。黃廷國 攝
“讓產業回鄉”產業年產值達2.6億元
近年來,浦北縣北通鎮以加快鄉村產業發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打造了養生養老、石祖禪茶生態旅游、富斗田等鄉村旅游示范區,實現了五皇山下吃、玩、購的產業模式。
“家鄉的發展很好,回到家鄉創業、就業有奔頭”,返鄉創業女老板黃春梅從廣東回來后,就在北通鎮陸續創辦制衣廠5家,帶動263名群眾就業。
北通鎮紡織和編織產業得到了良好發展。黃廷國 攝
北通鎮黨委、政府看到了紡織業、編織業的資源優勢和發展勢頭,積極吸納鄉賢能人返鄉創辦輕紡企業50余間,年產值達2.6億元,建設鄉村振興產業車間12間,帶動3500多名群眾在“家門口”務工。通過產業帶動就業,鄉村振興后勁十足。
“讓媽媽回家”生產線搬進村民家中
每天天剛蒙蒙亮,旱田村脫貧戶林錦秀就起床為三個孩子準備早餐,孩子們吃完早飯后她打開縫紉機,開始一天的工作!耙郧懊糠甏汗澾^后都要外出務工,面對和孩子離別很是痛苦,我現在就在家里工作,很安心!边@些平常又簡單的事情,對于返鄉就業的林錦秀來說,感覺特別幸福。
在家里工作的林錦秀。黃廷國 攝
林錦秀照顧三孩不方便到廠里上班,北通鎮旱田村一家制衣廠就把機器搬到她家里,讓她顧家、上班兩不誤。像林錦秀這樣“把生產線搬到家里”的工人,旱田村就有8人。
除了紡織產業,北通鎮還有編織加工企業3家。特色提籃、簸箕、箢箕等產品工藝精湛、物美價廉,深受消費者喜愛,年產值達5000萬,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國。企業的入駐,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大量的務工崗位,留守老人和留守小孩逐年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