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北海3月31日訊(記者 周隆富)規上工業總產值實現2441.8億元,同比增長15%,總量和增速繼續保持全區第三;工業增加值總量躍居全區第二位,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高于全區平均水平4.4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對全區貢獻率排名第一。這一個個數據,彰顯了北海市2022年工業經濟取得的亮眼成績。
今年開年以來,北海市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圍繞企業、項目、鏈條、集群四個發力點,推動工業經濟強總量、擴增量、優存量,形成以“穩”求“進”、以“進”促“優”的工業高質量發展格局,實現了第一季度開門紅。
北海鐵山港碼頭。北海市委宣傳部供圖
2022年,北海市大力實施工業強桂戰略和工業振興三年行動,培育壯大重點產業集群,著力穩工業保運行,抓項目擴投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發展后勁,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有效穩住了全市工業經濟基本盤。2022年六大主導產業合計完成產值2085.2億元,同比增長17.6%,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85.4%,拉動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4.7個百分點。
鐵山港區去年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631.66億元、增長21.4%,占北海市規上工業總產值66.82%,產值和增速穩居全市第一。產生稅收121.99億元,占全市67.36%。今年以來,鐵山港區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持續提高項目服務水平,穩步擴大工業有效投資,以工業增量壯大經濟總量。鐵山港區以“補鏈、強鏈、延鏈”為重點,聚焦“四類500強”“專精特新”和行業領軍企業精準招商,精心策劃開展了“桂商返鄉共建壯美廣西系列招商活動”,新簽約7個投資項目,投資總額達119億元。
繁忙的鐵山港碼頭。記者 周隆富 攝
位于鐵山港臨海工業區,總投資368億元的太陽紙業一、二期項目于2021年建成投產,目前的三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建設中。該項目一期建設年產55萬噸文化紙、15萬噸生活用紙、80萬噸漂白化學漿、20萬噸化機漿生產線,二期建設年產90萬噸白卡紙、40萬噸化機漿生產線。在建的三期工程將實現年產100萬噸箱紙板,和年產61萬噸化學漿生產線。太陽紙業共分五期工程進行建設,全部達產后產值超500億元,稅收可實現50億元。
國能廣投北海能源基地項目是自治區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雙百雙新”項目,規劃占地8977畝,建設8×1000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項目于2022年10月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后,與工業區內石化、林紙、玻璃、新材料產業互為依托,既可保障產業項目用電,又可推動電、熱、冷、汽四聯供等循環經濟發展,充分提高了綜合效益。
太陽紙業忙碌的生產車間。記者 周隆富 攝
2022年,合浦縣始終堅持北欽防一體化錯位發展戰略布局,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及產業基礎,依托東港產業園、合浦工業園區兩大園區平臺,圍繞做大做強“1+4”主導產業,不斷延鏈補鏈強鏈,奮力打造千億元綠色光伏產業,百億元綠色食品、特色林產、機械智能制造等產業集群。合浦縣成功獲得認定2022年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是廣西唯一入選的縣級城市。
合浦縣今年工業投資保持高速增長,前兩個月完成投資8.4億元,同比增長429%,實現了一季度開門紅。
落地合浦的廣西新福興硅科技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08.5億元,建設8條年產總量300萬噸太陽能產業用超白壓花玻璃生產線,及加工生產線和6條年產總量115.632萬噸特殊優質浮法電子玻璃、電子工業用超薄玻璃生產線以及其他硅產業。建成達產后年產值超100億元,年繳納稅收約10億元。目前該項目已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4條生產線環境影響評價已獲批復。
國能廣投北海能源基地項目效果圖。記者 周隆富 翻拍
廣西北海德金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20億元,規劃用地面積1200畝。項目計劃建設4條1200t/d一窯六線光伏薄玻璃生產線,和2條4GW太陽能光伏組件生產線。建成達產后年產值150億元,年繳稅收約10億元。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備案,可行性研究報告,食堂、宿舍樓已封頂,墻體砌筑已完成,A線深加工車間主體正在緊張施工。
北海市副市長孫環志介紹,2022年北海市深入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著力打好穩工業保運行攻堅戰,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呈現“穩”“進”態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績。孫環志表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加快建設令人向往的品質北海、魅力北海的關鍵之年,北海市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打好打贏推進工業振興三年行動收官戰為牽引,圍繞“工業提質擴量”這條主線,錨定工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工業投資增長20%以上兩大目標,全力提振工業經濟,暢通經濟內外循環,加快壯大發展現代向海產業體系。